馬明淺談二胡的運弓
- 人氣:469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07-08 17:57:34
掌握完善、精熟的演奏技術的根本途徑是什么呢?是最好的練習曲嗎?是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埋頭練習嗎? 誠然,勤奮、刻苦及最好的練習曲都是我們獲得完美技術的必要條件。但我認為,最根本簡捷的還是方法——科學的、完備而系統(tǒng)的理論和實踐。 關于二胡演奏的基本方法問題,是一個尚待繼續(xù)探索、研討的課題。 是隨現(xiàn)實生活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由音樂所決定的演奏法和教學法自然也是如此。因此,一切演奏理論都不要熱衷于去提出許多僵死的、教條式的原則和指令。尤其在具體的動作和用力上,不要過多地給以機械的、說教式的限制——這樣不準,那樣嚴禁??茖W的態(tài)度應該主要是從探索原理和指明規(guī)律兩方面進行研討。
運弓的基本原理:弓是一整個極為復雜的現(xiàn)象和過程的綜合——從神經、心理到手指的極微小的動作以及擦弦的角度和位置等等。它所涉及的科學原理很多很廣,我們在分析研究時,只能取其主要之點。同時,即使從物理、生理角度上講,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為了分析和表述,又不能不有目的地把它們加以分割。概括起來說,運弓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運弓時的杠桿作用
運弓是不是體現(xiàn)了一種杠桿作用,這從一個最簡明易見的實驗即可得到驗證:
當我們用同等力度運弓時,在弓根處最響(受力最大)越往弓尖處則愈弱(受力減弱)。這是什么原因呢?簡單說來,從物理學的觀點看,就是杠桿原理中重臂(支點到重點的最短距離)不斷增長,而力臂(支點到力的作用方向線之間的最短距離)未變造成的。
不在同一點上的。奏里弦時,力點在手指操弓毛處(因持弓法而有所差異。如有人是用中指和無名指操弓毛,有人卻單用無名指操弓毛。因此力點只能定在手指操弓毛處)。
奏外弦時,力點是手指(一般是中指)背靠弓桿處和拇指外推弓桿處的合力點(因各人的持弓法和用力方法不同而差異更大,不過,我們總的可以把它定為“手指向外施力的作用點”。) 有人可能會說,拇指(和食指)不是負擔著支點的任務嗎?怎么奏外弦的力點也用起它來了?是的,拇指分別用它的右、左側同時擔負著支點和力點的責任(單用拇指和食指持弓運弓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拇指接觸弓桿的右側同食指的合力點是支點,拇指接觸弓桿的左側同中指背靠弓桿處的合力點是力點。
而奏里弦時用力困難(這同手臂肌肉的一定程度的麻痹僵硬有關)。
正確認識運弓時的杠桿作用中支、力、重三點的位置,能使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奏里外弦時用力不均,致使運弓不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弊病。而把握整個運弓時的杠桿作用對于我們的演奏就更具重要意義:它指示著我們:在重臂較長時,增大壓力;在重臂較短時,減小壓力;在用短弓奏較弱音符時,用弓靠向弓尖;用短弓奏較強音符時,用弓靠向弓根(均應視力度要求和可能情況而定)。
(未完)
**********
下一篇 曹德維 最為復雜、多變的運弓動作
**********
曹德維簡介
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協(xié)二胡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yè)學會常務理事,現(xiàn)任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主任、二胡副教授、弦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曹德維先后師從著名胡琴大師劉明源、教育家安如礪、著名京劇琴師張素英,學習了二胡、高胡、板胡、中胡、二弦、椰胡、京胡等弓弦樂器。他的演奏風格精巧委婉、音色優(yōu)美、技巧嫻熟,加之對樂曲的深刻理解和嚴謹?shù)摹皩W院派”風格,達到了理性與激情的完美統(tǒng)一。
曹德維曾經在1985年獲“北京二胡邀請賽”二等獎和最佳曲目演奏獎;1987年獲“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一等獎。1993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曹德維胡琴獨奏音樂會”,他的演奏被專業(yè)人士及媒體評為“通俗而不雷同,典雅而不過分雕琢,對樂曲的闡釋充滿鮮明的現(xiàn)代意識”。)
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的二胡教師,多年來為藝術院校、演出團體及海內外培養(yǎng)了大批的專業(yè)人士及碩士研究生,曹德維在教學與演奏實踐的同時,還對二胡的演奏理論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先后發(fā)表的主要科研文章有:
1、《論二胡的揉弦技法》
2、《二胡運弓之我見-談〈江河水〉的演奏手法》
3、《二胡演奏技巧兩則》
4、《二胡教學六論》
5、《談二胡的發(fā)音與音色》
主要編著有:
1、《少兒二胡啟蒙》
2、《二胡演奏技巧訓練》上、下冊
3、《二胡名師指點》初 中 高級卷
4、《二胡名師指點》CD 兩張
5、《二胡經典名曲集》及CD唱片
6、作為主編之一編寫了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材》
7、作為中國音協(xié)二胡學會新版考級教材的編委之一編著了新版《二胡考級教程》
出版的音像作品有:
1《喜洋洋》CD
2《劉天華二胡曲集》CD
3《弦韻》—曹德維胡琴專輯CD
4《國樂名家—曹德維二胡專輯》CD
5《藍色夢幻》二胡新音樂曹德維專輯
6、《中國古典名曲》CD
7、《全國二胡考級》示范CD
8、《婆羅門引》CD
9、《三笑》CD
10、《梁?!?11、《中原新樂》CD
12、《中國華夏室內樂》CD
曹德維先后出訪了美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瑞典、葡萄牙、新西蘭、日本、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qū),他的演奏受到各國音樂家及觀眾的好評。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載:“曹德維的二胡演奏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那嫻熟多變的弓指法令觀眾屏息傾聽,他的演奏可以與小提琴演奏家帕爾曼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