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聲樂教程 > 聲樂教學的事故多發(fā)區(qū)

聲樂教學的事故多發(fā)區(qū)

  • 人氣:486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09-29 15:11:57
常碰到一些學習聲樂的學生,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求學道路,時間、金錢、精力都投入了很多,最后卻發(fā)現(xiàn)學了一身歌唱的毛病,或完全違背了科學發(fā)聲規(guī)律———學錯了。為此不得不再花費時間重新改毛病,再建立新的歌唱狀態(tài)。追其原因,這與聲樂教師的對聲音處理方法有直接的關系。 一、較明顯的聲部錯誤劃分 “女聲”在進入變聲期后,聲帶相對變寬變厚。如果再象“童聲”似的用“真聲”引導其歌唱,音域自然唱不了太高。有些聲樂教師卻認識不到這一點,錯把本應該是女高音的學生按女中低音教,造成“大本腔”壓喉歌唱的所謂“女中低音”。 象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馬上引導其用混聲歌唱,讓學生混入假聲進行練習,如果歌唱方法能調整好,音域可拓展一個八度左右。而且歌唱狀態(tài)、聲音質量將會大大改變。同樣,“男聲”也有把聲部劃分錯誤的現(xiàn)象。主要是有的聲樂老師容易把一些聲音較寬厚的男高音按男中音劃分,造成學生故意壓喉歌唱,違背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    二、運用呼吸的誤區(qū) 有些學生多年來“提”著氣歌唱,直接造成聲音無控制地“喊叫”、“擠咔”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聲樂老師讓其“收腹”歌唱。 理論上講,歌唱時吸引肌肉群和呼氣肌肉群的對抗收縮決不等于“腹部往里收”。這種“對抗收縮”是為了保護橫隔膜下沉,使肺的底部較長時間充滿氣,從而有控制的呼出。而“收腹”歌唱的呼吸現(xiàn)象,則完全打破了這一對抗保持的可能性,使歌唱者氣淺,胸上部緊張,更會導致喉下巴等發(fā)聲器官的緊張。解決的方法應強調歌唱進吸氣自然下沉。發(fā)聲時,要感到下腹部和腰部位向外向下擴張,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喉部的壓力,有利于共鳴腔的調整,減少喉部的擠咔現(xiàn)象。 三、共鳴腔運用的誤區(qū) 歌唱中共鳴腔的運用最為復雜,由于流派風格的變化,使其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應當是公認的———經(jīng)過訓練后的聲音應該是“甜美”“圓潤”“通暢自然”的。 有些學生為了尋找共鳴故意壓著喉縮著舌歌唱,造成人為的喉音。更有甚者,下巴緊張,脖筋暴露,使歌聲的“美”更無從談起。這種現(xiàn)象如有老師指導,恐怕要追究老師引導其共鳴運用的責任。其實,歌唱的共鳴運用,要想通暢自然,聲音的“走向”很重要。打開喉歌唱,并不是要壓著喉歌唱。在打開喉的同時,要把聲音送向頭腔,帶動鼻咽腔頭腔同時產(chǎn)生共鳴。而人體參與歌唱的各部位,要張緊有序。該積極的部位要調動起來,如:后咽部和鼻咽腔要有一定的張力,而該放松的部位如:舌和下巴一定要放松。只有這樣才能調整出歌唱者最美的共鳴和音色。 以上三方面,是聲樂教與學中常遇到的問題,而往往開始學習聲樂時,老師指導得法便會使學生避免走彎路。

Powered by 音樂粉 m.ou93z.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wǎng)友制作、提供或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nèi)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