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二胡演奏水準的方法
- 人氣:789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16:16:06
 
二胡雖屬拉弦類樂器,但由于它沒有品鍵可依靠,又沒有指板可借助,一般來說入門容易深造難,而要達到相當水準更是難上加難。當然,要學好二胡也不是望“琴”興嘆永無歸期和指望,關鍵要尋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筆者曾和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雙碩士教師交流過,她在小提琴學習上的一些指導方法很有參考價值,筆者將對話稍加整理后刊載于此,以饗琴友:
  (1)干枯練習法
  這是在對某一首樂曲作過了多次通盤練習,運用過足夠的感情,對音樂處理的布局安排也反復考慮定奪,一切對自己來說有一種飽和感,可能在繼續(xù)通盤練、再投入感情地練會失去新鮮感的一種調(diào)整性練習。
  在作干枯練習法時不要投入感情,而要純理性地、有分析地、解剖式地、更深入地、要求更高地一段段進行技術加工。
 ?。?)避免噪音刺激練習法
  有的時候琴練久了,這些音響會過分刺激耳膜引發(fā)頭昏,尤其在拉高把位時,其聲音高尖且刺耳。如何避免這種音響對自己的不利作用?那就是有時可加弱音器練,或輕一點拉,也不要過久奏強音和久聽高音。
  “養(yǎng)生之道”書中寫有:久站久坐久睡都不利于健康,久聽其實也不利健康。于此,減輕噪音干擾,人的精神會舒爽一些,練習時間也可延長,效果也會更好。
 ?。?)節(jié)約時間練習法
  為了熟練手感,加快背譜,可以不按原節(jié)拍、表情要求,重點放在通練,用更快的速度(如錄音中的快速轉錄)拉,這樣練可以節(jié)省許多時間,又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何處不夠成熟,何處技術不過關的問題。從某方面來說難度也比原先加大了(也是一種夸張練習),再回到原速拉時也許會感到輕松許多。
  事實上,這種練習法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還節(jié)約了精力、體力??瓷先ゲ灰?guī)范,但確實是一種好的練習方法之一。
 ?。?)各個擊破,“蠶食”練習法
  把要解決的問題羅列出來(可以記下以免忘記),這些問題可能是比較難背的一段樂譜,可能是幾句難拉準的雙音,可能是一些別別扭扭的組合,可能是一種弓法技巧……最有效又不煩心的練習方法是利用零碎時間分次練這些項目,可以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試練,找到感覺,加強適應力。有時一些所謂難點,不一定真有多難,只是自己不習慣,多接觸幾次,不要在心理上造成緊張,自會行的。
  雖然作這些練習不一定每次都能很快見效,但可以肯定的——每練一次印象加深一次,感覺上適應力增強一次,當這些難點都被“啃過”之后,再通練樂曲時銜接前后一起練就容易多了。如掃路,先搬走幾塊石頭,扔掉幾個瓶子,然后再掃地就順當多了,心也不那么煩。否則掃地時一碰到石頭又要停下掃帚去搬石頭,碰到瓶子又要彎下腰去揀瓶子……
 ?。?)交替練習法
  為了合理地使用大腦,減輕疲勞感,可交替手的松緊狀態(tài)練,分類交替練,音樂部分與技術部分交替練,在重點練了左手的一些練習后可轉移練右手的問題,已熟悉的與生疏的輪換,看譜與背譜交替練……
  學習者還可自己開動腦筋,舉一反三作更多設想??傊惶娴哪康氖菫榱宿D換大腦的興奮點和有勞有逸地安排不同的使用部位。
 ?。?)加強運動量練習法
  把所要演奏的樂曲連續(xù)幾遍通練,間或出現(xiàn)的問題在一遍結束后加加工稍作練習,然后緊接再來一遍、再來一遍,在力度上、表情上、速度上也可有意的加大、夸張、加快。
  這種練習是一種超負荷鍛煉和強迫發(fā)揮能力的方法。
 ?。?)分類練習法
  將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類同的項目放在一起練。例如,可將揉弦、顫音、手指變化組合練習等等放在一個時間里練,這樣集中的練過以后,可以讓手從各方面充分得到鍛煉,借助于這些項目互相的促進作用,加強它們的能力。而練習右手時可將跳弓、擊弓、頓弓、拋弓、連頓弓等放在一塊時間里練,其功效也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會整體得到加強。
  (8)輕松練習法
  演奏二胡這“演奏”一詞(play),在英語里是“玩”的意思,字面上直譯過來可叫“玩二胡”。從這個意義上看。拉二胡不應當是一件沉重痛苦的事。有時,聽一些演奏家拉琴是那么得心應手、輕松自如,真像在“玩”,這種易如反掌的感覺不僅僅體現(xiàn)在技術的操作上,還體現(xiàn)在音樂表現(xiàn)的即興性、體現(xiàn)在音樂處理的不刻意的舒緩有度上,聲音是那樣的富有個性與魅力!
  我們這些二胡學習者是否也該在踏實、艱苦、枯燥的練習戰(zhàn)役中找到一找輕松感呢?是不是也該試一試有朝一日“金蟬脫殼”、“苦盡甘來”那般把演奏二胡變得得心應手呢?
  千萬不能忘記我們練二胡的目的是什么?決不是作永無止境的研練、永遠出不了師!如果是那樣,你在臺上拉,下面的聽眾一定有一種受罪感(因為你在苦苦琢磨、艱難操作誰都感覺得到),這效果是不好的,人家花錢買票、花了時間來聽你演奏,就為得到這種感覺嗎?
  我曾經(jīng)聽到了一位觀眾評價一位演奏者的演奏說:“聽他演奏很勞累,因為看他很勞累,我們的心也變得勞累了……”
  我們的練習必須分兩步走:一是腳踏實地仔細練。二是放開腳步瀟灑溜。決不能永遠像裹足女人,如履薄冰。在作“瀟灑溜”時,也許有些細節(jié)顧不過來,不管它,慢慢改進。
  (9)慢練
  慢練是必要的練習方法之一,它可以將模糊整理得清晰,可以加深每一句的印象,可以仔細檢查音準,可以練出良好的音準,可以平定心態(tài)……
  但是導師不贊成太多慢練,不贊成過于強調(diào)慢練,不能為慢練而慢練。因為慢練畢竟太占用時間了,時間是寶貴的呵(一寸光陰一寸金吶)!慢練只應是在必要時一個練習步驟,能不慢練的就不要慢練(難道慢曲子還要放慢練嗎?而且要慢到什么程度呢?有人成倍的作規(guī)定,我認為這不好,只要放慢一點就可以了。何況并不是慢練過后什么問題都解決了的。因為“慢”是一回事,“快”又是一回事,由快到慢不準,由慢到快就難了,因此慢不能代替快??焖俣鹊臇|西還是要快練,甚至要更快速度練,至于其間少不了慢練,這應當是一種變化練習,究竟怎樣好是要試著來的。既然原速練能解決問題,就不一定再作什么慢練了,這有什么必要呢?
  過多作慢練還會形成一種不良習慣——年就是拖拖拉拉快不起來。還有就是對自己的演奏過分吹毛求疵,似乎臉不洗得干干凈凈就不能見人,而學練二胡的過程有時就是臉不干凈也要出去見人的。因為對二胡的掌握是一個由粗到精的過程,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過于要求“干凈”,勢必影響進度,那就只能總是拉慢曲子,這又是誰愿意的呢?
 ?。?0)變節(jié)奏練
  這是一種經(jīng)常運用的練習方法。由于各個手指的能力不一樣(有的平日用得多力量就強,有的用得少能力就較弱,比如小指),為了使各指具有同等的靈敏度,這就要經(jīng)過訓練。在訓練時不僅要發(fā)展指力,還要注意各指離弦的高度也要相近。手指有長短,若呈自然狀態(tài),他們離弦的高度是不一樣的,這樣落弦速度也許不齊,這就要注意手型的問題。雖然不可能做到讓各指整齊劃一的守候在弦附近,可是應當大致保持這種狀態(tài)。
  加強了手指靈活程度也不夠,還要能適應各種變化運用,這單是按常規(guī)程度練是不能奏效的,要通過變節(jié)奏來促進。
  在做手指力量和靈敏度的練習時,一定要一鼓作氣練到很累才休息,活動量一定要到位,不然達不到鍛煉目的。
 ?。?1)雜練
  一般來說,都是由教師作出決定學生該練什么,很少有教師問學生:“你想拉什么?”在初學階段,自己對一門技藝還未入門,是應當先聽有經(jīng)驗者的指揮和帶領,可是到了一定程度時,最好自己也能有點“自由發(fā)揮”。學琴既是嚴格的,要遵循一定規(guī)律,但又不應當是刻板的、無創(chuàng)造性的。關于這個只要了解一些成才者的不同道路就可明白。
  一般來說,教師最討厭的就是學生東拉西拉,一個曲子還沒拉好又換另一個曲子拉,如車水馬龍??墒俏野l(fā)現(xiàn)有時也很需要作這樣的練習。到了一定的程度,有時同時拉幾課練習曲,甚至同時拉幾首樂曲,比單調(diào)的練一兩首效果要好得多,這好處在:一、可全面接觸多種組合、多種技術,對提高適應力有很大促進作用。二、單練一首不太難的樂曲有時總達不到要求,可是當練了難度更大的曲子也許會意外發(fā)現(xiàn)前面那首曲子的有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三、同時多拉些曲目會大大提高興趣,學習者的才華會獲得一次良好的催發(fā)。四、不至于由于死盯住一個曲子練而陷于膩煩和疲沓。
  當然,這種練習法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基本功的問題不能放棄。當手感位置較差、力量不夠時要補基本功,不要讓它們“油”掉了,一切變模糊了,眼看基本的能力在減弱。解決問題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只有治本才能治標,治標治本雖是醫(yī)學上的原理,但也適用于學琴。
  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下子能達到高度的,它既是循序漸進,又是波浪形的。我不贊成一年四季雷打不動地每日先練空弦,然后是音階、琶音、練習曲、樂曲這個老套子公式。一天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切不能輕易白費了力氣!
  (12)無琴練習法
  當有空閑但又不方便在琴上練習時(如出差、等車等),可以做一些徒手練習或進行心練。
  徒手練習的可能性很多。比如活動手指(左手),右手作連頓弓練習狀(鍛煉肌肉的緊張度與控制力等等,也可用塊小木條代替指板,讓手指在上面敲打……
  要掌握一種技藝,應在某個時期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不然就很難獲得真知,很難獲得“特異功能”,時間如海綿中的水,要擠總擠得出的。一切全看自己怎么對待。
  關于心練,就是思索、背譜、默練、設想……可以在想象中進行練習,仿佛琴就在手中,自己看另一個“影像”中的“我”在奏一首樂曲,一邊“看”,一邊進行審查,思考一下什么是熟練得不夠的,什么是沒解決的問題,對某一樂句如何處理為最佳?總體布局應當怎樣?怎樣把那些寫在譜上的要求化為直覺?對照他人的演奏自己還有哪些不足?
  這種默想的練習很多人都沒有耐心做,大多數(shù)人是琴拿在手上才開始想練琴的事。這是不夠的,這樣時間的利用率不高是很可惜的。
  雖然各人能力不同,但是在心目中要懂得怎樣的演奏是理想境界,還要設想自己如何一步步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不要害怕被人視為“好高騖遠”。只有眼高手低,手才知道要往上方抓,才能力爭前進;沒有這個境界和目標,太“謙虛”是不行的。
  “眼高手低”這個詞原是形容一個人的不切實際,但是在這里,我從另一角度來解釋和運用它。
  有時我們因感冒生病或肢體受傷不能練琴,或因外出看電視電影不能練琴,但是對于一個有心的學習者,如果有一點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們是不會讓這些時間心安理得地浪費掉的
                                    成人如何學好鋼琴
                                        
                                    鋼琴復調(diào)樂曲的學習
                                        
                                    幫助學鋼琴的孩子培養(yǎng)敏銳的音樂聽覺
                                        
                                    聲樂教學的新理念探索
                                        
                                    電子琴左手五指練習
                                        
                                    電子琴的基本指法
                                        
                                    怎樣彈好電子琴的漸慢和漸快
                                        
                                    學吉他的老師和教材
                                        
                                    民族唱法中共鳴腔的運用
                                        
                                    第四單元-第九課-9_3區(qū)域性的調(diào)式變音
                                        
                                    音樂復調(diào)的內(nèi)容
                                        
                                    102-第四單元-第五課-5_2五種五聲調(diào)式宮調(diào)式商調(diào)式角調(diào)式徵調(diào)式羽調(diào)式
                                        
                                    61-初學電子琴自動節(jié)奏的注意事項
                                        
                                    258-電子琴上的和弦彈法
                                        
                                    二胡使用完畢后松弦的必要性
                                        
                                    如何學習二胡滑音
                                        
                                    《Heart Of The City》和《Treasure》兩首歌哪首更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