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歌唱中的語音與樂音
- 人氣:840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4-03 16:12:32
歌唱是聲音的藝術,是人聲帶有語音與樂音的藝術,語音與樂音構成了歌唱音響的表達手段與載體。如何認識語音與樂音的構成關系及其形態(tài),如何掌握語音與樂音的表現(xiàn)規(guī)律和技巧,是提高歌唱藝術魅力的關鍵。
語音與樂音的融合性
歌唱作為音樂化的語言藝術,它是語音與樂音的有機融合。語音是人類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具有表意功能的聲音,樂音是對自然界中的音響以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和聲等樂音構成規(guī)律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出的具有一定組織和表現(xiàn)力的聲音。兩種聲音都具有各自的音響體系,但它們都具有音響的物理屬性,都具有音高、音強、音長、音色等基本性能,以及它們形成的音響運動,這些共性使它們有了融合為一體的條件。
實際上聲樂作品就是語音的樂音化,語音的音節(jié)、節(jié)拍、韻律等直接影響并作用樂音的樂節(jié)、樂句、節(jié)奏、旋律等的表現(xiàn),樂音絕對不是語音簡單的翻譯,在樂音化的表現(xiàn)中它有著千變萬化的形態(tài),如一般宣敘調是語音多而樂音少,即字多腔少,像《黃河大合唱》中的“河邊對口曲”,直接的口語性就沒有更多的樂音發(fā)揮;而《黃河頌》或《黃河怨》等則是字少腔多,它是具有充分樂音性舒展的詠嘆調,使更趨于歌唱性的語音與樂音得到了高度融合的發(fā)揮。在聲樂作品中,既要有宣敘性的語氣、語勢情態(tài)的樂曲,更需要有豐富歌唱的詠嘆性唱腔來抒發(fā)情節(jié)跳動激蕩、情感起伏跌宕的內容,這樣才能形成多變的語氣形態(tài),從而去表達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
在歌唱中,我們要運用不同的聲音技巧去展現(xiàn)多變的語氣情態(tài)?!皹分蚋裨谇?,而色澤在唱”在“依宇行腔”中,把握好輕重強弱、高低抑揚、快慢疾徐、頓挫連斷的語氣、語勢,實際上歌聲的語調色彩就是語音與樂音在融合中隨著情感抒發(fā)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在演唱中就要認真分析歌詞的語音語氣情態(tài),并結合樂音旋律的起伏跌宕,和諧地處理語音與樂音的融合。既要充分顯示融合中的音樂性,具有豐富情感變化的語調色彩,也要使發(fā)聲、呼吸、共鳴等具有氣韻貫通的融合統(tǒng)一感。這里所指的“氣韻貫通”其實就是語音的韻律感和樂音的旋律感的融合,是氣與韻的統(tǒng)一,氣不僅是歌唱氣息的表現(xiàn),更蘊含著神“氣”的貫串,即所謂“神者氣之主,氣者神之用,神只是氣之精氣”(劉在魁《論文偶記》),也就是語音與樂音在融合中所顯現(xiàn)的神情氣勢。這樣也就要在行腔的“謀篇布局”中因勢利導,不能只顧語音而不顧樂音,使咬字、吐字生硬、僵化,味同嚼蠟;也不能只顧樂音,不顧語音,而造成語音混淆不清音包字的現(xiàn)象??傊饕拐Z音與樂音的融合能恰到好處,自然順暢,詞、曲并茂,才能提高演唱的藝術表現(xiàn)力。
語音與樂音的互補性
歌唱中語音與樂音既是融合的,又是互補的。語音作為語言的物質外殼,它以最低最小的語音單位——音素,包括子音與母音音素作為它的音響單位,通過有序的組合,產生了千變萬化的音節(jié),不同音節(jié)的組合,又產生了帶有語義性的詞匯,詞匯經過語法的結構組成語句,以此作為工具來進行交際、交流思想的活動,語音的這種音響所標志的客觀與主觀世界的一切對象、思想與觀念,是任何其他音響所不能比擬的。
歌唱中的樂音音響則以有規(guī)律的樂思、動機、樂句、樂段、曲式等等的樂音音階體系去構成千變萬化的音響運動。這種音響雖然可以近似或相似地去象征、模擬現(xiàn)實音響的變化再現(xiàn),但它不直接去具體表現(xiàn)某種感情,這樣它也就獲得了更大限度的音響發(fā)揮的自由。因此樂音這種性能又是語音所不能比擬的。然而當兩種音響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時,也就產生了更大的音響功能,即語音的音響奠定和賦予了樂音的語義功能;而樂音的音響又豐富和擴大了語音幅度,語音在樂音化中發(fā)揮了更大的藝術魅力,在不同功能的互補中施展了更強大的藝術功能。如“淘不干的水,撲不滅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我要活!”這是歌劇《白手女》中喜兒《我要活》的唱段,歌詞所抒發(fā)出的滿腔悲憤,內心所爆發(fā)出的苦、恨、悲、怨以及強烈的復仇意愿,如果沒有音樂高亢激烈銳利的旋律表現(xiàn),而是去朗誦,無論你如何長吁短嘆也不可能表現(xiàn)出主人公喜兒的內心激憤。即便是一個在歌唱中經常出現(xiàn)的語氣或感嘆詞“啊”,用朗誦是不可能任意延長它的音長幅度的,然而通過音樂的抒發(fā),通過樂曲,卻可以唱上任意節(jié)拍而盡情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