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聲樂教程 > 音樂教育應注重弦外之音

音樂教育應注重弦外之音

  • 人氣:1158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4-06 13:49:07
內(nèi)容摘要: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的過程中只具備專業(yè)技能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定的文化歷史知識及社會閱歷,只有融入人的情感的音樂才有內(nèi)容,才能感動人。而現(xiàn)在音樂專業(yè)的學生重技能輕文化的狀況相當嚴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是音樂專業(yè)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   關 鍵 詞:音樂專業(yè)教育 技能 文化素質(zhì)   人類知識的日新月異,使各門學科的新分支層出不窮,邊緣性、交叉性學科隨之發(fā)展,形成了人類知識結構的綜合化的新趨向,社會建設更需要“通才”,即具有新思維、新知識結構的人才。同樣,藝術教育工作也應該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與其他人文學科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努力把有限的課堂擴大到更為廣闊的知識領域。事實上,人們常常對學生言稱的“培養(yǎng)樂感”“培養(yǎng)鑒賞力”等等專業(yè)術語,都必須通過加強對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來達到目的。一個知識面狹窄、思想水平低、缺乏廣博文化知識的學生,很難設想他進入社會后能順利地擔當起工作的重任,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或“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功夫在詩外”,是說一篇好的詩文光靠苦心煉句的文字功夫是做不出來的,它需要作者有豐富的文化歷史知識和社會閱歷,要有獨特的觀察角度和對所描述對象的深刻理解。其實不只文學是這樣,其他的科學藝術門類也莫不如此,音樂當然更不例外。   一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僅僅在音符旋律上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同書法、雕塑、繪畫等形象藝術相比,它更強調(diào)用心靈去把握,所以,音樂的聲音就不僅僅是聲音, 而更應該是一種表達思想的語言。同樣,一首樂曲在初學者手里演奏的速度、節(jié)奏、旋律,與大師的演奏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為什么不能像大師們的演奏那樣震撼人心、大喜大悲、讓人如癡如狂呢?我們常說大師具有深厚的功力,這個功力就是指對作品的深刻理解。有了這種理解,大師們就不是用手去演奏,而是用心去演奏,他們彈奏出來的也不僅僅是音符,而是情感了。要使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充滿靈性和情感,就需要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理解能力依賴于知識的積累。試想,如果不了解楚漢相爭的歷史,怎么可能在演奏《十面埋伏》這樣的作品時讓聽眾感覺到那決定中國命運一戰(zhàn)的磅礴氣勢?一個從未親近過大自然、只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練琴的孩子,怎么能夠體會《春江花月夜》那種水光月色之美?如果沒有對封建社會以禮教殺人的深刻認識,怎么可能讓《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樣的作品震撼千千萬萬觀眾的心呢?音樂不是一般的情感藝術,而是個性化很強的情感藝術,就是說不論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演奏還是欣賞過程中,人們都可以比在欣賞其他形象藝術時加入更多個性化的認識。一個人特有的知識、閱歷、思維方式都會融入他所演奏、欣賞的作品之中,所以,同一首樂曲由不同的人來演奏,就會有不同的風格,由不同的人來聆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音樂的特點之所在,也是音樂的魅力之所在?;氐角懊娴脑拋碚f就是“功夫在曲外”。   但是,目前我國的音樂院校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恰恰是重音樂技巧輕文化知識。當然,音樂專業(yè)是一種技能性很強的專業(yè),演奏、演唱的基本技能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繪畫、書法都有獨特的技法一樣,不能發(fā)出美的聲音當然就不是音樂。但是眾多藝術的技法都是表現(xiàn)美的手段,而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才是美的內(nèi)容。宋代的文同擅長畫竹,他每天觀察竹子在晴、雨、風、雪中的狀態(tài),做到了成竹在胸。而現(xiàn)在我們的學生只是對著書本演奏音符,或者模仿老師的演奏,像鸚鵡和錄音機一樣只是發(fā)出別人的聲音,這樣的東西怎么可能是藝術呢?所以,注重對音樂專業(yè)學生文化知識的全面培養(yǎng),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近幾年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增設了文化素質(zhì)的考試,可以說這是抓住了我國當前音樂教育中的要害??己酥斜┞冻鰜淼母枋謧兾幕R貧乏的問題,也相當令人震驚。如果對樂手們做一次同樣的測試,估計情況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Powered by 音樂粉 m.ou93z.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wǎng)友制作、提供或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nèi)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