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教的更好
- 人氣:810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4-10 17:15:27
 
胡教學是以學生為對象,以二胡音樂藝術為體裁,以技巧技能為核心的教學。其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突出的問題是孩子們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沒有以學生為本,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觀念太陳舊
  二胡教學不光是技能技巧的教學,也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建康發(fā)展,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陣地。而我們二胡教學,長期形成了以技能技巧為中心的技術教學,使二胡教學枯燥無味,致使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二胡不感興趣,這顯然是與以學生為本的目標背道而馳的。
  二、忽視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人們認識某一種事物的傾向,沒有興趣,他們就不可能參與到喜愛的實踐中去。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發(fā)育的過程中,他們有他們的強弱節(jié)奏和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他們普遍親睞通俗音樂、流行音樂,這也是情理中的事。可是我們往往忽視他們自身的興趣愛好,硬是用三十年代初阿炳年代的音樂來教學生,但這種音樂應在老師的誘導下穿插教學,加以傳承發(fā)揚。如果一味地去傳承,這顯然是與以學生為本的目的背道而馳的。
  三、以學生為本的教學
  以學生需求為本,它的核心是激發(fā)他們學習二胡的興趣,這種教育既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又可以使他們的情感更為豐富。通過細致入微的情感陶冶,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同時利用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參與音樂活動,讓他們在美的感染中獲得美的教育。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就要加強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在:一是培養(yǎng)他們的感知能力。在老師的指點下,對音樂、音響各要素極其細微變化的敏感性要感知和把握。二是培養(yǎng)他們的表現能力。經常讓他們登臺或參加比賽、演奏,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和成功感。三是培養(yǎng)鑒賞能力。音樂欣賞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悅的階段。還必須有相關知識和文化背景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寬廣的音樂視野。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老師的指導下,可根據二胡樂曲的變化,增加一些延長音符和裝飾音符來即興演奏,開展他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發(fā)揮自已改革和發(fā)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目的。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總之,二胡教學必須以學生需求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我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認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讓二胡教這能在更寬廣的空間發(fā)揮出更豐富的內涵。
  二胡教學中的意境渲染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意境,要善于挖掘那些深層的藝術形象(但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弦外之音,在這方面做文章,才能把作品所表現的意境渲染得更動情、更感人,才能使二胡課上得生動、活潑、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胡教師不僅要教好學生拉好二胡,還要順便培養(yǎng)他們喝歌和欣賞的能力,在我們拉曲子時可以邊拉邊唱(包括兒童歌曲),可以灌輸一些唱歌基本技能技巧,簡單發(fā)音訓練,引導他們體會每首歌的內容、情感。歌唱時注意發(fā)音準確,力爭做到字正腔圓,還要注意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分析作品的體裁、風格和特點,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欣賞和審美能力,這些都對演奏好樂曲起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